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物理力的教案(优秀6篇)正文

《物理力的教案(优秀6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

《力》教案 篇1

课  题

4.10.2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课  型新  授

教学

媒体多媒体

知识

技能1.认识学生压力对人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了解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2.了解考试焦虑的原因,知道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的方法。

过程

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觉察自己面对学习压力的各种反应;通过相互交流,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学习压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调整对考试结果的自我期望。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学习压力而产生各种反应是正常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考试。

教学

重点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教学

难点如何从容面对考试。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的努力。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你面临哪些学习压力呢?请例举。  学生例举面对的压力,对这些压力,我们应如何应对呢?(问题导入新课)活动一:调查同学在压力面前的反映,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结合教材第130页的材料,引导学生续写面对压力的反应,并探讨原因。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并出现不同的反映:a、明天考试,我要取得好成绩……这时会感到心跳加快,脸上烫乎乎的;b、老师期待我进步……这时会感到紧张,头脑空白,难以思考;c、父母希望我考上理想学校……这时我会感到心跳加快,脸上烫乎乎的。

出现的原因来自考试的压力、学习的压力、老师的期待和父母及长辈的希望等方面。小结: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列举面对的学习压力:上课、作业、考试、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要求、同学的竞争等续写面对压力的反映,探讨原因,在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我们面对的压力来自那些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压力出现各种反映是正常的。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活动二:探讨考试压力对学生的影响。1.将教材第130-131页中的三个情境呈现给学生:小晨、小晔、小玉面对考试压力的不同心态。

2.讨论教材上的问题:(1)面对考试的压力,小晨、小晔、小玉各持什么态度?(2)不同的态度会对考试和考试成绩产生怎样的影响?3.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以往的生活中,是否有过面对压力反而表现得更好的经历。4.小结:学习压力给我们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5.全班共同讨论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化压力为动力。活动三:探讨小清的压力来自哪里?1.呈现教材第132页中小清的故事,探讨问题:(1)小清是否面临着过大的压力?压力来自哪里?(2)你有哪些应对压力的好处?2.全班交流对压力的好办法?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分析,我们大概发现了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这些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考试焦虑和学习压力一样,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3页的“相关链接”,认识考试焦虑。活动四:你如何看待考试?看教材第133页中间的材料,讨论解决材料中的三个问题。小结:1.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要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活动五:探讨如何增强自身实力?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34页提供的增强自身实力的方法。  2.分小组进行竞赛,看哪些小组提供的增强实力的方法更多,更有效。看材料,讨论问题:1.态度对错2.两种影响看小清的故事,交流对问题的看法。1.压力较大,来自考试。

2. a、将压力看作是学习的动力。b、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c、向别人倾诉、进行心理咨询。d、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电视、休假旅游等。e、深呼吸或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把内心的压力发泄等等。问题:1.你如何看待考试?2.其他人怎样看待?3.你认为那些观念有助于你积极面对考试?分小组列举增强实力的方法,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压力。使学生认识到有压力并不完全是坏事。有时候,压力反而会使我们表现的更积极,鼓励学生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陷入考试焦虑的原因,形成对考试焦虑的正确认识,从容面对考试。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考试的看法,了解其他人对考试的态度,形成正确的考试观念。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增强自身实力的具体方法。

1、为了增强实力,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答:a、拟订具体的复习计划;b、不轻言放弃任何一科学科,也不只专攻某一学科;c、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d、掌握一些放松情绪的方法;e、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学习压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积极影响: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消极影响: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3、为什么说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

答: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因此,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4、概括上述经历和说法,谈谈你对“压力”的认识。

答:“压力”是催人向上的良好的催化剂;“压力”是通向成功的动力和源泉;“压力”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等等。

5、你有哪些应对压力的好办法?请说给大家听。

答:a、将压力看作是学习的动力。b、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c、向别人倾诉、进行心理咨询。d、坚持体育锻炼、听音乐、看书、看电影电视、休假旅游等。e、深呼吸或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把内心的压力发泄等等。

理智面对学习的压力学习压力新思维从容面对考试学习压力对人的影响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形成考试焦虑的原因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的方法

力的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摩擦力一节的课堂设计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摩擦力定义的引出是本节的一个难� 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列举日常生活、生产中物体受摩擦力的事例,学生讨论、分析摩擦力的共同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特点,给摩擦力下定义。这样按排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本节的重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进行评估交流。整个过程全部放手给学生,由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只起引导组织作用。

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本节设计的一个亮点。将辩论引入课堂。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教师主持,学生辩论。通过辩论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增、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一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三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学到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还要小结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摩擦力的定义方向

②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③知道摩擦力在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

②学习从实验数据归纳简单的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重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摩擦力的定义

教学方法

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透镜式教学模式;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采用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

教具和媒体

教师演示用:小车、弹簧秤、木块、金属块、实物投影

学生演示用:小车、长木板、毛巾、弹簧秤、木块、金属块

【教学过程实录】

一、复习提问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哪两种力?

生:重力、弹力

师:什么是重力?什么是摩擦力?

生:思考回答

二、引入新课

师:请看实验:老师把小车放在桌面上,此时小车处于什么状态?当用手推小车时,小车怎样呢?(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回答)

生: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后来小车漫漫停下来

师:为什么运动的小车会漫漫停下来?

生:小车受到阻力(讨论、回答)

师:这个力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摩擦力。

板书:第三节摩擦力

三、进行新课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说明物体也受到了摩擦力?

生:讨论举例

师:(副板事例)运动的小车、汽车、足球等这些物体它们都受到了摩擦力。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讨论回答

师:点拨、归纳(两物体是否接触在什么位置,是运动还是静止)

(说明:通过摩擦力事例,讨论其共同特点,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应及时充当优秀学生的教色,参与讨论。)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讨论一下给摩擦力下个定义

生:讨论、回答,补充

师:板书定义

(说明:摩擦力定义的得出,主要采用了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的创造学思维程序进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师:明确了摩擦力的定义,对于摩擦力,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呢?(提出问题)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向哪?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首先来解决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请同学们看摩擦力的定义,然后讨论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师:(板书摩擦力的作用点、方向,并举例巩固。)小车在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向右。解决了摩擦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再来重点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讨论、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重力、速度、接触面的面积……)

师:(副板板)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生:控制变量法(讨论回答)

师: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这些因素有关,首先应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那么如何测木块在桌面上滑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呢?用什么方法。

生:(讨论、回答)讲桌上展示实验方案。(其它学生观察进行评估、补充)

师:针对情况进行引导(怎样运动?为什么匀速?怎样判断?)并找出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找到了测量摩擦力的方法,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和面这两个因素是否有关呢?

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实验方案并进行评估,找出最佳方案。

师:明确了实验方案,各小组先讨论设计好实验表格,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随后交流

(说明:在明确了研究目的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整的设计出方案,充分体现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进行实验

师:巡回指导,搜集实验数据

师:(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数据)请同学们观察这几组同学设计的表格与你设计的是否一致,不一致递给老师,(展示并进行评估)根据这几组表格的内容,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讨论个别回答并补充)摩擦力与重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重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对刚才的结论,同学们有没有疑问?(进行评估交流)

生:思考、讨论

师:(教师充当优秀学生的教色参与讨论)老师对摩擦力和重力有关有疑问,认为不太确切。为什么呢?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来体验一下你就能找到答案。

师生实验: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食指,并将食指放在桌面上①轻轻向前推手指;②用力向前推手指。手指向前推动的过程中感觉有什么不同?哪位同学谈一下体验

生:手指前进越来越困难(受摩擦力越来越大)

师:什么原因使摩擦力变大呢?

生:手对桌面所施加压力不同,压力大、摩擦力大(讨论回答)

师:因此,我们对上述结论应做怎样的修改呢?

生:(讨论回答)摩擦力大小应该为与压力大小有关

师: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受的重力和它对桌面压力大小是相等的,有关压力的知识我们后面再学。(板书)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的有关。

师: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是否有关,请同学利用桌面器材继续实验。(提示:研究接触面积时,两个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必须相同。)

(说明:次实验完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巡回指导)实验结束提问实验结论

生: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接触面面积无关

师:通过实验探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现在老师有一问题,请同学们思考:� 正反双方在辩论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正反双方,一次一人发言,各举一例,自由辩论。)

生:自由辩论

师:由于时间关系自由辩论到此结束,请正反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做总结性发言(学生代表发言)

师:通过辩论可以看出,摩擦力有时大好,有时小好,都有有利一面,也有不足之处,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设法增大,为我们服务,有害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减小。那么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讨论回答)

师:(板书)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说明:以上将辩论引入课堂,学生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小结:(让学生讨论小结)

本节课(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主要采用了几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3)在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几种思维程序?

①提出问题---搜寻事例---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说明: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本节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使学生初步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巨大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五、思考题:

1、自行车在设计、制造、使用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的知识

2、下雪天,路很滑,易发生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想办法帮助解决,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力》教案 篇3

活动目标:1、学习并掌握简单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给幼儿带一件和幼儿身上所穿不同款式的衣服来幼儿园。

2、 2、钢琴。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喔喔喔,太阳出来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教师:起床以后我们要先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刷牙,洗脸,女孩子还要梳头发,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做动作吧。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发现衣服的不同样式,学习衣服的不同穿、脱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用什么动作表示穿衣服的?原来刚才穿的是一件需要纽扣的衣服啊。其实在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你们看看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不同的方法来穿的。

教师:纽扣衣服先穿两只袖子,然后将衣服穿到身上,从下往上扣扣子。

教师:套头衣服先穿两只袖子,在套头。

教师:后面有拉链的衣服先按套头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请老师或者是好朋友帮忙拉后面的拉链。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吗?

三、幼儿判别对错。

教师:现在老师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说说他们做的对不对?小刚早上起床,看见妈妈正在做早饭,他就自己将外套、裤子穿好了,不要妈妈帮忙:红红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几次红红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红红终于起床了,但是他要爸爸帮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脚乱的。

教师:你们觉得谁做的对呢?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我们要早点起床,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力》教案 篇4

导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本文结构严谨、语言犀利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整体感知文意,弄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导学时数:

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新世纪,加人WTO、国足出线、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6卷,属鲁迅后期杂文。作者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且介亭杂文》1935年12月编订,收入了1934年鲁迅创作的杂文。在这本杂文集的命名中,鲁迅用了“损形”的修辞手法,“且介”分别是租界二字的一半,即“租界”的意思。当时,鲁迅生活在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过租界范围以后修筑马路的区域,被称为半租界。鲁迅以杂文集名告诉读者,这些杂文创作于“半租界的亭子间”,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无比愤懑之情。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凌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的一时甚嚣尘上。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一观点,鲁迅先生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了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二。课前准备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慨(kǎi)叹省(xǐng)悟诳(kuāng)骗

诬(wū)蔑脂(zhī)粉脊(jǐ)梁

抹(mǒ)杀抹(mā)布拐弯抹(mò)角

前仆(pū)后继状元宰(zǎi)相搽(chá)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势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诳骗:说谎话骗人。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生路:文中指维持生活或生存的途径。

家谱: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事。

怀古伤今:怀念古代的社会,哀叹现实的社会,用以表示那种悲观厌世,到退还右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埋头苦干:专心地下苦功夫做事。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应用奋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地大物博:文中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三、自学交流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这个错误观点是由那些论据得到的?

对方的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①总自夸“地大物博”;

②只希望国联;

③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依据: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

四、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朗读3—8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学生讨论回答:

直接反驳:信地信物信国联――没有“他信力”(仿词)

求神拜佛―――――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中国的脊梁。

五、拓展延伸:

读1-5段,思考;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2、第1段和第4段都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些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六、巩固提高

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深刻把握文章内涵。

三、自学交流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第1段“公开”一词的含义?

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或不敢公开见不得人的事。

3.第3段中“他信力”的表达效果?“倒是一条新生路”的含义?

运用仿词的修辞方法,将敌论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也增强了文章逻辑力量。

含义:指下文“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路。

4.如何理解“以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他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这句话也含蓄的批判了国民党一些官僚和“社会名流”以号召人民“求神拜佛”为幌子,蒙蔽群众,对日本的侵略实行妥协,不抵抗政策,所以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在鲁迅这篇文章发表前就把这句话给删去了。

四、合作探究

默读第6—9段后,讨论探究: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投影展示4)

学生分组讨论后明确:

A、“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利益,执著于某一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毕升、徐霞客、司马迁、华罗庚、杨利伟、抗震救灾英雄等。

B、“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

C、“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白居易、柳宗元、包拯、梁启超、鲁迅等。

D、“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真理的人。如:玄奘、鉴真、如商鞅、谭嗣同、李大钊等。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3、这一类没有失掉自信心的人现状如何?

明确:①从人数上看:何尝少呢?

②从特征上看: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地战斗。

③从处境上看: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4、第9段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找出来体会其意思。

学生讨论后明确:

“脂粉”:比喻统治阶级的欺骗性宣传;

“筋骨和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状元宰相”:比喻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比喻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五、拓展延伸:

找出课文中含“中国人”的句子,小组讨论后分别回答其“中国人”的含义。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有中国人)

B、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所有中国人)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大部分爱国的人民)

E、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F、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所有中国人)

六、巩固提高

1、这篇驳论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问题在于这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就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从正面提出论点,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2.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

物理力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N的力有多大。

教材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教材重点讲解了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对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可作简单的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加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即力增大几倍,伸长也增大几倍。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还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N的力有多大。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再按实验步骤去做。2、3、4、5步都是为了让学生多使用几次弹簧测力计。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读数,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在做第3、第4步时,要向学生说明匀速的要求。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在实验基础上可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第3、第4步两次拉力大小不同,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把测出的自己头发拉断时的力跟课本中给出的各年龄组的头发的数据比较,以提高兴趣。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测量是由力有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弹簧伸长程度是不同的,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教学设计示例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教学设计示例

(一)引入课题

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 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为什么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物理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说明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教师可以准备两个普通鸡蛋,使学生对1N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N;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N;至于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就不必讲了。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教师可准备一个弹簧,找学生用不同的力去拉弹簧。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教师可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教师可带领学生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

最小分度:

水平拉木块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块的力:

拉断头发的力: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同一个木块在空中静止和匀速直线上升时,拉力大小相等。拉着木块在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力远比拉着它匀速上升时的拉力小得多。正因为这个道理,很多沉的东西我们搬不动,但是可把它推动。人的头发的强度随人的年龄大小而变,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探究活动

测力计的发展

【课  题】 测力计的发展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总结测力计的发展概况。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体验力的大小

【课题】 体验力不同大小的感觉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

用测力计等工具体验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觉;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力》教案 篇6

第一节 力

教学课题

第一节  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②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 ③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④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⑤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②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③通过探究活动感悟影响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②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

仪器材料

实物投影仪、磁铁、铁钉、铁球、两个刷子、三角板

板书设计

§7-1 力一、  力的概念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符号:f 3.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力的单位:n 二、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四、  力的图示:(作图略)五、  力的示意图:(作图略)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新课引入

一、什么是力教师先投影图片“人压跳板跳水,运动员踢球”:或观察教材90页中前四幅图片(通过投影或制作成电脑动画),从不同侧面展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等情况。 演示:起重机吊起钢管,磁铁吸引铁棒。 总结这些实例的特点: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从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力的一些现象 学生总结共同特点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学生举例

力的相互性演示:1.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 2.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手托球。 录像3.穿旱冰鞋的同学互推力的单位: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 (n).在这里介绍牛顿的资料 那么,“牛顿”这个单位究竟有多大?我手托两个鸡蛋,告诉学生,手托住两个中等大小鸡蛋,大约需要1牛的力。然后举起我们用的物理书放在手上,该书对手的压力大约2.5牛。同学们亲自体会一下物理书放在手上时感受到的压力。二、力的作用效果实物投影仪展示: 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 三、力的三要素教师可以从“开门”或用板手拧螺母的实例来引出力的三要素。 推力离门轴较远,比推力离门轴较近易推开门。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中间容易把螺母拧紧。 首先要注意选择力气悬殊的两名同学以让其他同学信服,再要注意两个同作用点的选择。这个活动一是能较好的说明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二是调动课堂气氛,应该让学生试一试。没机会亲自试一试的同学课后可做一做。力的图示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要注意作图顺序,应先定标度,再定点,定方向,定长度,最后画箭头,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教师应动笔画规范的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箭头 教师介绍力的示意图,并指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的区别。教师可对一个力分别作出图示和示意图,从画图的对照中找出二者的区别。学生只要求会画力的示意图。

课后作业

练习册相关部分

教学后记